仓储自动化新解:托盘四向穿梭车企业增至近40家 未来两到三年是竞争关键时期直击机器人年会

时间: 2024-05-17 15:48:46
作者: 五金类

  产业研究院统计,近年来,物流仓储集成商、货架厂商、ACV厂商、料箱四向穿梭车厂商以及初创企业不断入局托盘四向穿梭车领域,托盘四向穿梭车市场玩家数量增长至近40家。财联社记者梳理发现,(688360.SH)等多家上市企业已有布局,以及牛眼智能、智芯科技、威弗德、智世

  不仅是在消费,四向车在下游已有广泛应用。财联社记者从11月29日进行的2023(第四届)高工移动年会上获悉,目前托盘四向穿梭车主要在电商/零售/3PL、冷链、汽车及零部件、3C电子、餐饮、医药、机械制造、鞋服、烟草等行业中。多位参会的人表示,凭借着高储存密度、高灵活性等优势,托盘四向穿梭车被慢慢的变多的智造工厂引入。

  托盘四向穿梭车是用于托盘货运存储和搬运的智能自动化设备,可以在专用轨道上前后双向行驶,以及在节点处进行双向转换。基于效率提升和仓储对智能化发展的要求,托盘四向穿梭车在产业高质量发展初期,就保持40%以上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并在近年来吸引到集成商、货架厂商、AGV厂商以及初创企业加入。

  据GGII数据,中国托盘四向穿梭车市场销量将从2017年795台,到2023年预计实现销量6336台,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1.33%。在规模上,2023年中国托盘四向穿梭车市场规模约7.3亿元,综合仓储系统市场规模则达到约36.5亿元。

  需要注意的是,托盘四向穿梭车采用托盘工具,在应用上的竞争大多数来源于叉车和堆垛机。牛眼智能联合发起人蒯黎斌在会上表示,托盘四向穿梭车的空间利用率、环境适应性更好。从单货位的成本角度考虑,蒯黎斌认为托盘四向穿梭车的成本会比堆垛机低10%到15%。

  此外,威弗德销售总监李峰也在交流中提到,托盘四向穿梭车在冷链场景中应用较多,目前设备已经具备在零下40摄氏度的环境中运行。

  财联社记者发现,国内四向穿梭车市场主要为智慧物流系统解决方案与制造提供商,即针对不一样场景和客户的真实需求,“量身定制”差异化解决方案。智芯科技销售副总刘贞认为,从最终项目交付反馈来看,前期方案规划至关重要。因为部分客户并不专业,在追求效率时,可能会带来安全风险。因此,在做方案设计时,要将各个细节标准化。

  在下游应用方面,托盘四向穿梭车基本实现全场景应用覆盖,且在部分行业实现重点覆盖。此前,旷视科技四向车系统为紫宸科技提供高16米的智能密集库解决方案,相比传统地堆仓库,旷视四向车密集库的储位数增长500%,运维效率提升50%,运维成本降低40%,实施周期缩短30%。

  今年以来,多家上市企业密集推出新产品。在今年8月推出了新一代四向穿梭车,通过与其AGV/AMR系列产品线的配合,打造柔性化高密度存储新一代存储方案。公司在财报中表示,新能源行业是未来的战略性产业之一,从上游的原材料供应商到中游的电池供应商以及下游的汽车制造业,公司皆有实施成功案例。

  在今年10月首次推出托盘四向穿梭车。据有关负责的人介绍,该产品适用于SKU种类少、存储量大、出入库效率高、货架层数少的应用场景,可满足高密度、高效率、高柔性的仓储需求,目前已应用于酒类、医药、生物科学技术、半导体、能源化工、等多个行业。

  据业内人士介绍,四向穿梭车的应用起源于欧洲,此前长期由国外品牌占据市场优势。在国家政策支持、市场需求释放的推动下,不断有国产制造商进入托盘四向穿梭车行业,某些特定的程度上打破了国外品牌主导地位。

  据蒯黎斌介绍,目前国内的四向穿梭车已属于第一梯队,技术方面不会落后国外。同时,海外市场在积极拓展中,很多企业在北美、东南亚和日韩等市场都有布局,未来一两年时间里,将有更多中国公司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去。

  据悉,“出海”已成为托盘四向穿梭车企业的共识,部分企业已通过集成商、经销商等方式实现了业务的海外拓展,但真正在海外站稳脚跟并获得持续正向反馈的厂商依然是少数。

  GGII认为,未来2-3年,是托盘四向穿梭车市场之间的竞争的关键时期:一方面,业内的主要竞争者已初露锋芒,商业模式和市场策略基本确定;另一方面,随着行业玩家的增多,在经济承压、资本收紧的环境下,行业竞争加剧,中小企业面临的生存压力日益增大。

  其中,技术和服务是托盘四向穿梭车行业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集成商通常对市场需求和客户的真实需求有较深的理解;同时,AGV厂商对库外场景具有优势,基于库内外设备协作运转的视角,可能对仓储作业流程带来变化。

  托盘四向穿梭车市场仍呈现高度集中的格局,且各自企业分别在不一样的行业占据优势,例如江苏智库智能可提供电力行业客户的真实需求提供解决方案,威弗德则在冷链行业具备优势。

  需要注意的是,相比于移动机器人大行业,托盘四向车的基数仍然较小,且在未来随着更多潜在竞争者入局,行业还可能面临“价格战”以及由此导致利润被压缩的风险。

  但多位参会者认为,行业需要以竞争推动进步。智世机器人COO刘少伟认为,产品的稳定性是整个项目交付能做好的基础条件。上海哥伦布副总经理张为臣认为,交付的关键主要是前期信息采集的准确和科学,设备的稳定性,以及安装过程一定要做好安装测试。他认为,行业需要更加多专业、可靠、成本可控、综合性价比的企业入局,将行业越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