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消费已成为民生消费中不可或缺的品类。然而,近年来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的新趋势明显,但电子科技类产品回收渠道任旧存在瓶颈,效率亟待提高。回收家电不但可以完善高质量家电供给体系,实现节能提效,更能稳定和扩大电子消费市场。尤其是大型家电企业在这方面具备带头作用。
最近,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和生态环境部联合组织了专家,就第一批家电生产企业回收目标责任制行动的开展情况做了细致评估,并研究总结了工作中形成的典型经验做法。这项评估不仅展示了政府在环保领域的持续努力,也为企业和公众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和启示。
7月24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官方微信公布了备受瞩目的第一批家电生产企业回收目标责任制行动典型经验做法,涉及格力、TCL、长虹、美的等六家责任制生产企业。这一重大举措将逐步推动国内废旧家电的回收与资源再利用产业的发展,同时“互联网+回收”模式也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我国每年淘汰的废弃家电数量惊人,但家电循环产业规模仍无法匹配。更令人担忧的是,规范化回收企业占比较低。目前海外家电回收产业存在的问题和困境似乎也与我国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发达国家对于废弃电器和电子科技类产品的回收处理早已付诸实践。
在这些国家中,像是日本和韩国,以及欧洲一些国家,采取了比较积极的措施,特别是在处理废旧家电方面注重考虑对环境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根据中国家电研究院数据,2021年首批目录家电产品理论报废量约为2.08亿台,同比增加10%,而同年废弃电器电子科技类产品的处理数量约8779万台,处理数量占理论报废量的比例为42%,且2020年我国废旧家电回收渠道中约80%来自社会回收,实现规范化环保拆解和再回收的比例占40%左右,落后于日本等发达国家(同期日本64.8%)。
然而,解决能力仍不足以满足每年淘汰的家电规模,处理成本比较高,而消费者处理意愿不高也让局势更严峻。
在面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时,2021年开始,国内拆解基金补贴标准已经下调,这其实就是一个积极的发展,因为这将推动行业走向更优化的发展模式,不再过度依赖补贴。同时,发改委等部门也在积极地推进家电生产企业回收目标责任制,这给我们大家带来了更多希望和信心。
在我国,家电回收公司能够被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纯回收商,他们将回收的电器产品通过逆物流的方式,交由专业拆解回收机构进行拆解回收。第二类则是回收和拆解一体化的企业,最重要的包含生产商和第三方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这类企业要有更强大的综合实力。
然而,尽管每年有大量的家电产品被报废,企业在回收方面的进度却跟不上。中国家电研究院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1年首批目录家电产品理论报废量仅为2.08亿台,而根据中国物资再生协会近日发布了《中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报告(三十周年特别版)》,报告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约有9万多家,从业人员约1300万人以中小型企业占据主流,从业人员约1300万人。回收拆解企业整体规模比较小。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大量的废弃电器和电子科技类产品被浪费掉,而它们其实就是可以被进行良好地利用的。
目前我国政府正积极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鼓励企业投资和研发。企业也应该将线上、线下及上门回收联动起来。家电回收是一项需要长期投入,并且难以在短期内看到回报的事业。尽管如此,它仍然是高水平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互联网结合家电回收的模式对企业来说可以很好地达到降本增效的效果。包括运用线上渠道,加强线下服务,以及提供上门回收服务,以便于满足多种客户的需求。这些举措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又能大大的提升品牌形象和客户忠诚度。
目前多家主流家电企业已在家电回收领域成立相应的子公司,并建立相对健全的回收体系。具体来看,长虹格润已经借助互联网和其他新技术,与集团内的产业资源相结合,成功地建立了一个全产业链的废旧家电回收系统。而格力则采用了“互联网+回收”的方式,提供能够以旧换新和回收旧家电的服务。而美的在此前表示,公司目前已通过以旧换新、售后网点主动回收、社返机工厂报废等渠道,在2023年持续在线上、线下开展绿色回收。